• 行業動態

    Industry Dynamics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行業動態行業動態
    A-
    A+

    太陽能讓既有建筑煥發“生命力”

    2012-06-25
      “太陽能建筑一定是今后發展的方向和趨勢。”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副司長韓愛興近日指出,如果我國450億平方米的建筑,每戶的屋面和墻都能裝上太陽能發電裝置,所能產生的電量將是目前發電裝機容量的10倍。但目前投資光靠政府的財政幾乎是不可能的,還需要全國居民的投資力量來支持,而且技術方面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據韓愛興介紹,我國北方有35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等待改造,“十一五”期間改造了1.82億平方米,“十二五”期間改造的目標是4億平方米。但目前,既有建筑改造與國家目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需要進一步加大節能改造力度。

      抓住對既有建筑改造這一節能機會

      韓愛興分析指出,一直以來對既有建筑的改造就是節能減排里面一個最大的機會,當前更要抓住這個機會。從全世界的經驗看,大型公共建筑、醫院耗能都是比較大的,節能的潛力也相應比較大。前些年國家啟動了對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工作,之后又開展了對既有公共建筑包括中小學、醫院的節能改造,總體上,建筑節能工作開展的步驟是從北方向南方逐步推進,從新建建筑向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逐步推進,從城市向農村逐步推進,從住宅向公共建筑逐步推進。

      素有臺灣“節能教父”之稱的臺達環境與教育基金會董事長鄭崇華分析指出,根據有關報告,建筑物排放溫室氣體占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總量的30%,同時也消耗掉全球40%的能源,在歐洲工業國家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40%,我們國家目前建筑能耗大概也是占了總能耗的30%左右。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耗能繼續增長,尤其是巨大的資源和能源消耗直接影響到國家的能源供應和經濟的發展,做好對既有建筑的節能工作,對于環境、生態以及資源都有重大的貢獻。

      在鄭崇華看來,目前,建筑物的隔熱、照明、空調、熱水供應,以及一個建筑的朝向及氣流等都有很多改善的空間。政府鼓勵政府投資的公益性建筑建設,比如學校、醫院以及博物館等要率先執行綠色建筑的標準,也是基于節能環保的理念。

      打造綠色低碳宜居生活

      據介紹,國家在“十二五”期間積極推動重點用能建筑節能的改造工作,并且啟動了一批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的重點城市。到2015年,重點城市的公共建筑單位面積能耗要下降到20%以上,其中大型的公共建筑單位建筑面積能耗要下降30%以上。對這些能耗高的大型公共建筑實施節能改造,一方面可以大幅度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實現環保節能的理念;另一方面可以推動新興節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為打造綠色低碳宜居生活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國務院參事、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既有建筑節能改造,是建筑節能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節約能源、改善室內熱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住房城鄉建設領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后,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在建筑節能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會越來越突出。

      實際上,太陽能建筑所傳播的綠色理念一直都在積極地影響著社會發展,也在影響著設計師乃至政府各個部門的理念。據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太陽能建筑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仲繼壽介紹,在節能的大環境下,太陽能和建筑達到了完美的結合。

    最新推薦

  • 日韩无码